全国服务热线:400-0969-198
大客户专线:13326858071 13392356097
发布日期:2025-11-21
2025 年中国亮化工程市场在政策、需求和技术的多重驱动下,规模持续扩大,区域与场景布局呈现差异化特征,同时也面临着竞争与规范等方面的挑战,整体处于向高质量、高附加值转型的关键阶段,以下是具体分析:
区域格局
市场呈现 “东南主导,中西部快跑,县域崛起” 的阶梯式格局。一是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构建 “光环境生态圈” 示范模板,像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智慧路灯改造项目招标金额超 12 亿元,这类东部沿海地区长期占据 61% 的全国市场份额。二是中西部地区增速亮眼,成都、西安等新一线城市亮化工程合同金额年增长率超东部城市 35 个百分点,重庆两江四岸夜间经济带建设项目总投资逾 25 亿元。三是县域市场分化明显,河南、四川两省县级市政照明改造幅度同比达 25%,百强县市 2023 年平均投资额增长 23%,而普通县城多以低预算的功能性照明改造为主。
需求场景
场景从传统市政领域向多元化、复合型拓展。其一,市政公共空间是基础需求,城市更新、老旧小区改造等政策推动下,道路、公园、地标建筑的亮化改造持续推进,2023 年全国启动超 3.2 万个老旧小区照明改造项目,总投资破 850 亿元。其二,文旅夜游成核心增长点,洛阳应天门 3D 投影秀、上海北外滩 “光影艺术季” 等项目,将灯光与文化、科技结合,既带动文旅收入,又提升周边商业活力。其三,新基建与商业场景需求升级,智慧路灯作为物联网节点,集成照明、监测、安防等多重功能,广州太古汇等商业综合体用定制化照明提升消费体验,推动销售额增长。此外,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建设也催生了专项亮化工程需求。
竞争格局
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化且整合加速的态势。参与者涵盖三类主体,中国电建、中国建筑等大型综合性企业凭借资金和资源优势承接大型项目;上海埃米顿、广州光影动力等专业公司靠技术和设计能力立足细分领域;北京光峰科技等科技型企业则以技术创新提供新型解决方案。同时,行业整合趋势明显,工程总承包(EPC)模式渗透率预计从 2025 年 45% 提升至 2030 年 60%,资本更青睐高附加值环节,2023 年文旅灯光创意设计板块投融资规模同比激增 75%。
发展挑战
一是标准与规范待完善,目前行业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,且 2023 年住建部新版标准要求新建项目节能指标提升 20%,光污染治理要求也不断提高,倒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。二是区域与企业发展不均,东部与东北、县域间市场差距显著,中小企业因技术、资金不足,在 LED、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普及的背景下,易被市场淘汰。三是成本与运维压力,虽 LED 等技术降低部分成本,但智能设备研发、全生命周期运维等投入较高,对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